条条要整改 件件有着落

 行业资讯     |      2025-04-05

到2020年,建成22个竞争力强、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的旅游特色商品生产销售企业。

郭大进说,市委、市政府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支持,主动加压,谋划了21个社会事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综合交通建设等进展顺利,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已是岁末年初,要总结好今年工作、谋划好明年的工作任务。

条条要整改 件件有着落

范华平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要定期听取汇报,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分管领导要加强协调推进。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市委副书记王忠,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绍雄,市政协主席成联远,市委常委、昭阳区区委书记江先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朝禹,市政府秘书长田渊等领导出席会议。没有登不上的高山,只有找不到路的人。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推进、安全推进全市各个重大项目建设。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排查梳理,一如既往地抓好综合交通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范华平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抢抓机遇,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程序,做到合法合规。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平安创建的浓厚氛围。

要突出重点,按照职责要求抓实条块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全面掌握工作情况,规范台账档案。要发挥热线专线的优势,积极回应群众对工作的关切。要强化业务、注重学习,做到咨询有解答、困难有答复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平安创建的浓厚氛围。

会议强调,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把责任担起来,把工作抓实,加强协调联动,主动沟通汇报,形成统筹兼顾、条块结合、分类实施整体推动工作的格局。会上,通报了全市创建省级平安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方案、平安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讨论了全市平安城市创建重点任务分解、考核评分细则、平安细胞创建方案等议题。

条条要整改 件件有着落

要发挥热线专线的优势,积极回应群众对工作的关切。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周自云) 为深入贯彻落实昭通市委政府开展平安城市创建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谋划下步工作,11月22日,我市召开平安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对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考核评分等工作展开广泛讨论,旨在进一步完善方案,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以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推动平安城市创建工作。要突出重点,按照职责要求抓实条块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全面掌握工作情况,规范台账档案。要把市委政府关于平安城市创建工作的精神学深悟透、把握实质要领,增强前瞻性,加压发力,指导推动县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要强化业务、注重学习,做到咨询有解答、困难有答复。要落实联络员、信息报送员工作职责,确保信息畅通,协同推动工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快推动平安城市创建力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据悉,未来五年,我市要着力补短板,在出台的实施意见中,从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等七个方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反之,则会起妨碍的作用。

并要求政府采取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给每个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购买公益文化岗位不少于1个。文化设施不足,服务滞后,对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凝聚心力,推动发展已经具有一定阻碍。

条条要整改 件件有着落

昭通作为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方财力薄弱,投入有限,欠账大,人员不足,是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短板,同时,公共文化的数字化、社会化水平低,距标准化、均等化还有很大差距。通过努力,到2020年,全市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实施意见还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包含的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戏下乡、文化培训、观看展览、设施开放、文体服务、信息服务、数字资源、设施建设、经费人员保障等标准进行明确。在具体建设上,要新建市级两馆,新建7个县(区)公共图书馆、7个县区文化馆,改扩建3个县级公共图书馆、3个县级文化馆,新建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迁建15个选址不科学文化站,改扩建40个未达标文化站,新建乡镇文体活动广场96个,完善133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059个村级文体活动小广场,1024个农文网培分校,12个文化惠民排练演出场所。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目标,结合实际建立协调机构,细化实施方案,强化保障,抓好落实,加快构建具有昭通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搞得好,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国飞 通讯员 魏超) 近日,记者获悉十三五时期,全市要着力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目标,结合实际建立协调机构,细化实施方案,强化保障,抓好落实,加快构建具有昭通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搞得好,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

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国飞 通讯员 魏超) 近日,记者获悉十三五时期,全市要着力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建设上,要新建市级两馆,新建7个县(区)公共图书馆、7个县区文化馆,改扩建3个县级公共图书馆、3个县级文化馆,新建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迁建15个选址不科学文化站,改扩建40个未达标文化站,新建乡镇文体活动广场96个,完善133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059个村级文体活动小广场,1024个农文网培分校,12个文化惠民排练演出场所。

文化设施不足,服务滞后,对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凝聚心力,推动发展已经具有一定阻碍。昭通作为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方财力薄弱,投入有限,欠账大,人员不足,是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短板,同时,公共文化的数字化、社会化水平低,距标准化、均等化还有很大差距。

实施意见还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包含的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戏下乡、文化培训、观看展览、设施开放、文体服务、信息服务、数字资源、设施建设、经费人员保障等标准进行明确。并要求政府采取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给每个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购买公益文化岗位不少于1个。反之,则会起妨碍的作用。通过努力,到2020年,全市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据悉,未来五年,我市要着力补短板,在出台的实施意见中,从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等七个方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据政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开放日只是一个起点,下一步将创造更多条件让百姓对政府进行监督,让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同时不断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打造开放、阳光的服务型政府。群众代表罗治宽感慨地说:原以为市政府的办公条件很奢华,没想到相当一部分办公楼还是80年代修建的,而且装修也十分简单。

让老百姓都知道,政府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参观者在现场了解了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办事程序,察看了工作人员办公情况后,交流了各自的感受,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悉,本次活动是市政府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项创新举措,在我市尚属首次。昭通新闻网讯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 鹏)11月22日下午,市政府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10多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及社区群众代表组成的参观团走进市政府办各科室与干部职工零距离接触。看到政府工作人员如此辛苦地付出,我们应给他们点赞。民革昭通市委副主委文敏希望,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同时拓宽社会参与面,尤其是要增强基层群众的参与度。

活动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全面推动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法治政府为主题,通过上下联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民意、察民情,对政府施政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同时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和完善便民措施及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据政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开放日只是一个起点,下一步将创造更多条件让百姓对政府进行监督,让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同时不断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打造开放、阳光的服务型政府。

看到政府工作人员如此辛苦地付出,我们应给他们点赞。让老百姓都知道,政府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民革昭通市委副主委文敏希望,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同时拓宽社会参与面,尤其是要增强基层群众的参与度。参观者在现场了解了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办事程序,察看了工作人员办公情况后,交流了各自的感受,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